都是钢琴惹的“祸” 上海市曹杨二中附属江桥实验中学

作者:江桥实验中学更新时间:2018-01-08 08:56点击量:0

祸从钢琴起

曾经,那是一双“能说会道”的手,美妙的琴声能道出天下的美。而今,这是一双“寂然无声”的手,一道深深的红印烙在了那修长的掌面上……

课间,我悄悄地给小远留了张纸条,相约放学后音乐教室见。

下午,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当其他孩子背上书包结束一天的疲惫,快乐地离开课堂时,我在音乐教室的窗外望着小远走来的身影,却是那么的截然不同。我们坐在琴凳上,聊着一天的种种,最后把焦点聚集在她的那双手上。“能告诉老师你这是怎么了吗?”小远一声未答,只是头也不愿抬地坐在那里,时间仿佛凝结了似的。过了好久好久,她终于应了声:“老师,我发现我被骗了好久!小时候长辈们都说弹琴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可是我现在觉得一点儿也不好玩,我甚至讨厌弹琴,讨厌看到和琴有关的一切!”听完这句话,我的心就像被揪起似的那么酸,因为现在的我虽然任教音乐,但这样的体会也曾经有过!——这道红印不用说一定是家庭暴力所致的。

祸从指导解

我首先选择与小远妈妈进行沟通,踏上了家访之路。小远的家很整洁,整个客厅里最显眼的就是那架钢琴,增添了不少文艺气息。她的母亲是一个全职妈妈,一心一意地培养着小远。母亲对任何事都很有自己的心意,并且我所了解的她的母亲是一个凡事都力求完美的人,对原先的工作如此,对家庭如此,对自己辛勤培养起来的女儿更是如此!我细细地看着钢琴上小远学琴、演出的照片,相片里她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让我感觉到其实她有真心地喜欢过钢琴,只是现在这种感觉被搁置了……

与小远妈妈的沟通中得知,小远手上的红印是昨天晚上因为她死活不肯弹琴而被妈妈一怒之下用藤条打出来的!然后母女俩就一直处在冷战之中,谁也不肯让步……

指导1——将心比心,理解青春期的孩子

在小远妈妈眼里,这一次可谓是母女俩为钢琴起的最大的一次争执。小时候小远很听话,哪怕是弹琴有情绪,家长稍加抚慰即可解决。以前上琴也还算爽快,现在是要催促好几次还不一定能上琴,更何况今年要考10级了,她这样的状态很令人担忧,耐心没有了难免发脾气,用藤条打她也是情非得已的选择。可是小远的脾性和她妈妈像极了,都是那种死命的固执——“不弹就是不弹,打死也不弹!”

小远妈妈的矛盾和纠结我很能体会,作为父母,他们也曾摇摆不定。一会儿想:算了吧,不要逼孩子了,让她自由自在的选择自己的快乐人生,多好啊?不是一直说要给孩子爱和自由,平等和尊重吗?现如今,为什么这么浮躁的一定要让孩子弹琴呢?一会儿又想:不行!如果我不给她压力,不给她养成凡事坚持到底的习惯,以后她做什么都是这样,遇到点困难就放弃,那可怎么办?更何况,学琴78年了,眼看就要过10级了!说不定以后能靠这考级证书给考试带来方便呢,更是舍不得去放弃……只是家长的苦心小远未必能谅解,小远眼睛里往往是看着其他小朋友:人家在玩的时候她却需要练琴,人家在一起说悄悄话的时候她却要回家和音符作伴!因此面对母女俩的这次冲突,我当时第一感受就是小远妈妈的这一鞭其实是实实在在地打着了青春期的一种思想——叛逆,处理得不好可是会一发不可收拾的。

对孩子的教育父母也该讲究个配合。记得我小时候不肯弹琴被妈妈惩罚的时候总是爸爸来哄我,过一会儿也就心平气和了,所以我心想这招应该在小远身上也管用。在这次的事情中小远的妈妈是个怒火冲天的红脸,那么小远的爸爸是否能充当个和事的白脸呢?于是我找到了小远的爸爸。尽管他的工作非常繁忙,但还是尽量地配合着老师。12岁的女孩,正值青春发育期,虽然个性很强,自我意识浓烈,但是尚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一定的行为处事的理解能力。于是小远的爸爸坦诚地向小远道明了妈妈的良苦用心,也毫不偏袒地指出妈妈对待这个问题上使用暴力的错误。这种“弯下腰”式的沟通显然在小远心里奏了效,将心比心的交流,在孩子的心灵中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爱。爸爸切来了水果,一块给小远,一块给妈妈,大家都笑了……

指导2——书刊、家委会活动是良药

自那以后,虽然小远的母女关系是改善了,但是弹琴依旧是母女间的一道坎。怎么办?我想到了我所订阅的一些《琴童》杂志。俗话都说“书本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杂志上也有反映琴童家教现状以及针对琴童厌琴等一些常见现象的家教意见。我立即找了好几本给小远妈妈,希望能帮助到她。有一次,小远妈妈来给我还书的时候,我偶尔看到了她的读书笔记,笔记中写到“学习过多的课外技能,满足了家长相互攀比的虚荣心,你的孩子学,我的孩子也学,会忽视孩子的思维想象力的开发和性格品格的培养;妈妈给她的技能教育太多,每天完成的是老师的要求,注重回课内容。孩子没有娱乐环境,没有自由的空间……”等等,我想,这一字一句写的可是心灵的感悟啊!经过一段时间的参阅,小远妈妈还真对各学琴段的孩子会产生的情绪和心理有了不少的了解,心态和方式改变了很多。

此外,家委会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由于小远妈妈是家委会的成员,所以我有意识地组织了几次年级中有艺术特长的孩子的家长一同来校进行沙龙活动,相互借鉴好的家教指导方法。结果效果还真不错!由于这些孩子的受教育环境相仿,家长们之间沟通起来特别有话题,自然而然地又使小远妈妈改变了很多。

不可否认,书刊阅读和家委会的活动使得小远妈妈原本为小远弹琴问题而紧锁的眉头慢慢地舒展了来。

指导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其实,小远曾就弹琴的问题私底下和我交流过:她现在倍感压力,学校的功课、钢琴的考级再加上母亲的殷切希望使她想暂停一下前行的步伐都不行,只能力不从心地继续而已,没有欢乐可言。我也心疼小远现在的处境,心想一定要让小远妈妈知道再这样练琴下去对于孩子是多么的痛苦。于是我向自己的大学同学(目前是本市某琴行的钢琴老师)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在他们琴行每年为考级学生举办的考前模拟音乐会上让小远也亮相一次,同学完成了我的心愿,小远和小远妈妈也应邀参加。音乐会当天,来了很多和小远相似的小琴童,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在台上演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俗话都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小远也演奏完了,虽然技巧还不错,但是那份乐曲的真情流露是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真情实意是修饰不出来的。小远的妈妈也彻底地体会到光是由指尖弹出的音乐只能称得上是凝固的,而由心底奏出的才是流淌着的音乐……她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是祸更是福

我清晰地记得音乐会那天回家的路上,小远撒娇地和妈妈说:“妈妈,我想停下来歇一歇,玩玩风车、看看小鱼,我不想错过这般美丽的风景。”是啊,其实学琴之路也可以停下歇一歇,别让压力和功利心剥夺孩子那青春路上的美丽风景。

回到学校,小远又恢复了以往的热情,表演积极,偶尔也用钢琴为大家的音乐课助助兴,她俨然已是同学们心中的小明星,活跃在各级各类的舞台上……很久后的有一天,我接起了电话,那是小远的妈妈她欣喜地告诉我:今天放学回家,小远很主动地去掀开了琴盖,并且乐滋滋地演奏起来,都忘了吃饭的时间了。我想,小远这回弹的可真是乐趣!电话那头,妈妈笑了……电话这头,我也笑了……

因为,我们收获的是孩子最宝贵的——童真、快乐。

 

后记:

祸要变福需得法

琴童,这是个美丽的称呼,这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这是老师们眼中的能人,这是家长们心中的骄傲。当一个集体里坐着这样一位学生,她总是能吸引住大家的目光,活像一个“小明星”。而今,我觉得班主任的家教指导比较多的是针对一些问题生和学困生而有时会忽略一些特长生。其实,这类的“明星”也会有或多或少的烦恼,也是需要班主任关注的。从这个案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hold住学艺之路的真正意义

不可否认,当前的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许多学校招生时也会对一些艺术特长生予以优先照顾。但这也造就了一些琴童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某些家长甚至认为不考级不加分,那学琴就白学了,所以就不惜给孩子“快马加鞭”。其实,不仅是弹琴如此,很多像学习管弦乐、绘画等的孩子家长都会存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这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浅见其实是对孩子不太负责的行为,它显然违背了艺术教育与艺术熏陶的宗旨。所以,教师必须指导家长走出误区,试着解放一下孩子,也解放一下自己,让孩子换一种角度来认识学艺,让学艺成为孩子们文化课之余可以休憩和展示自己的一块自由的绿地和一方纯洁的蓝色天空。学艺的真正意义是在于兴趣的培养和修养的提高。

二、hold住家教指导的真正关键

家教指导是一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保持着自己的耐心,跟踪案例的发展,对于情况的变化实时调整自己的方式方法,并不是一味地道理连篇,关心和爱心是要求从课上到课下的,只有和家长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才是家教指导的真正关键,也是解决问题的敲门砖。

三、hold住教师指导的自身资源

教师的自身资源我觉得包括了自身的学科资源和自身的社会资源。我是一名音乐教师,我的学科背景令我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更能专业地分析,注重情感的共鸣。此外,在参加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师培训中的一些收获也显然能帮助我更好地解决问题。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小远正处于青春期,她违背家长的意愿排斥弹琴这件事切实地反映出青春期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叛逆问题。叛逆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因此,在指导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放下身段,注意沟通时的环境气氛,尊重孩子的成长,这样才能有效沟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解决此类问题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对家长的指导也应注重校内校外的相互结合,在校内可以有家委会活动,在校外可以有书刊、相关活动等,利用自身的一些社会资源如人际关系、社会经历等,都是解决家教问题的好方法。


-->

联系电话:021-69116784 学校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靖远路1358号

copyright©2017 上海市曹杨二中附属江桥实验中学

沪ICP备11021021号-4  |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4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