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安排

华江督导重要通知两则

作者:江桥实验中学更新时间:2019-09-24 15:52点击量:0

1、请华江中学全体教职工今、明两天认真学习《华江中学“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初态评估自评报告》,熟悉报告内容。

2、请华江中学全体教师于9月26日(周四)中午12:15在华江小剧场集中,进行教师问卷,带好手机。




附件:

聚力创新谋发展 改革提质促强校

嘉定区华江中学“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初态评估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华江中学地处嘉定区江桥镇嘉洲路80号,于2017年正式开办。学校隶属嘉定区江桥学区,学校规模为16个教学班,现有六、七八三个年级共12个教学班,383名学生,其中非本市户籍学生250人,占比65.27%。学生主要来源于江桥镇内的公办华江小学、江桥小学和随迁沪宁小学、行知小学。

华江中学现有在编教职工38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达到100%(硕士研究生15人)高级教师4人; 35周岁以下教师占62入选市“双名工程”攻关计划2人、种子计划6人,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团队。

在区教育局的精心部署下,学校自建校起就由学区内市新优质项目学校——曹杨二中附属江桥实验中学(下文简称“江桥实验中学”)托管2018年7月学校成为“上海市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

年多来,华江中学开局良好、发展迅速“新校”向“强校”不断迈进,逐步实现“成为一所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家门口的好学校”的目标。

第二部分 强校工作主要举措与取得成效

一、创新管理机制,增强发展动能

作为新开办学校,一切工作都要从零开始。为使学校迅速步入发展轨道,让学校管理走向高效,华江中学充分发挥托管校江桥实验中学的管理优势,借鉴江桥实验中学成熟的两级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一体化”管理,创新管理机制,高起点、高定位办好新学校。

1、一体化管理提升效能

学校由江桥实验中学托管,由江桥实验中学校长担任学校校长,两校实行一体化管理,即:一个管理团队,一套管理制度;秉持共同的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统筹安排师资,刚性与柔性流动相结合;开展一系列联合行动:以联合会议、联合培训、联合教研、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和展示等形式促进两校教师的共同发展。保障两校课程统一,活动同步,资源共享,质量相当。

1)课题引领:以课题《优质校与实验校一体化办学的实践研究》为引领,优化学校管理、队伍培养、课程建设的机制与模式,提升办学实效,提升华江中学的综合办学水平。

2) 课程共建:与江桥实验中学共享优质特色课程,共用陶艺创新实验室、STEM创客空间等设施场馆。并在共建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华江特色课程。

3)师资流动:不断加大江桥实验中学的优秀干部、骨干教师流动到华江中学的力度。两年来,流动教师共15人,达到教师总数的40.5%,其中5名中层干部、4名高级教师、1人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人才流动提升了华江中学干部队伍素质和整体师资水平。

一体化管理为华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新,保障学校高位起步,运行顺畅、管理规范。并有意识做到带中有放、带中有创,基于需求,有分有合,逐渐形成华江自身特色。

2、两极管理凸显优势

学校开办以来,一直沿用江桥实验中学的两级管理模式,年级部属校长室直接领导,由年级部主任全权负责该年级的教育教学,并将党小组和工会小组设在年级部,由三人领导小组共同开展年级部日常管理。该管理模式有效运作,使得常规管理零距离,自主管理有创新,团队凝聚促和谐,实现学校高效管理。

二、夯实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提升

华江中学教师的平均年龄偏低,新进教师人数多,成熟型教师中区镇级骨干教师人数偏少,中层后备干部储备不足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快名师和骨干培养的步伐,学校实施师资队伍梯队建设,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校本研修,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和专业素养。

1、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育境界

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在教师评优、晋级、提拔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开发“立身守初心”师德师风校本培训课程加强师德校本培训通过专题师德讲座“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征集和演讲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

2、立足校本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指导与帮助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从学校强校工程三年实施规划着手,对接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整合运用优质培训资源,重点围绕“磁性”课程建设和“磁性”课堂研究开展系列校本培训

学校开展相关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设置研修内容版块,分别为:师德师风建设、磁性课程建设磁性课堂研究和中考改革“心桥”心育研究等创新培训方式结合教师需求,采用讲座报告、校外考察与观摩专题研讨活动名师专家指导等方式进行基于问题、基于需求的校本培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3、实施分层培养,形成教师梯队

在江桥实验中学近年实施的“师资队伍梯队建设”六种形式的基础上,根据华江师资队伍的实际,实施强师工程“ABC”计划,以此加快加强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华江中学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以满足“实验校”发展的需要。

A计划(杏坛立足计划)——针对教龄不满两年的职初新教师,利用江桥实验中学“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的资源,为教师提供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规范化指导。此外,通过师徒结对、学科指导、工作坊研修等形式使这些教师在入职初期就能站稳讲台,快速成长为“教坛新秀”型优秀青年教师。两年内,教师在区“教学新秀”教学评比中获奖2人次,2人获得第一届校“教坛新秀”称号。

B计划(登高望远计划)——针对教龄在2-10年间的成长期青年教师,以“私人订制”的形式帮助他们制订发展规划,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如进入江桥实验中学四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学习提供个性化培训和指导等,帮助他们成长为学科班主任骨干近两年,青年教师入选市“双名工程”种子计划2人。

C计划(砥柱中流计划)——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重点加强中层后备干部的培养储备。实施“中层后备干部挂职锻炼”,通过部门挂职、干部带教、专家指导等方式促进其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新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管理人才保障至今已在基层教师中培养、提拔中层干3名

三、打造特色德育,营造育人氛围

学校秉持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有特长下文简称“三会一有”育人目标,立足学校发展实际,重点推进学校特色“心桥”幸福课程建设构建师生、师师、生生、家校、亲子之桥,助推育人目标的实现。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提升

华江中学与江桥实验中学定期举行班主任联合会议、联合培训、联合教研和联合项目研究,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

一是依托校本研修平台,以“研训教”一体化模式开展班主任两级校本研修。二是依托江桥实验中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平台,开展职初班主任的上岗培训。三是依托江桥实验中学德育和班主任工作室平台,发挥骨干班主任及班主任中心组成员在两级校本培训、“班主任教研组”活动以及见习班主任带教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2、打造特色德育活动,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1)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

基于家长和社会对新开办学校认同度不高以及家长的文化程度整体不高的办学背景,学校积极推进学生发展之“心桥”幸福课程建设,为学生的健康、幸福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以家长学校课程和家委会督助优乐课程为载体,构建家校之桥;以亲子实践活动和家长微课程为载体,构建亲子之桥;以创建温馨教室和校内家长为载体,构建师生之桥;以“心理导航”社团和队长学校为载体,构建“自助餐式”同伴心理互助辅导模式,构建生生之桥;以“心育”培训和教工社团为载体,构建师师之桥。此外,积极开展《“心桥”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研究》区级课题研究,不断完善“心桥”家教指导课程和“心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018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心桥”幸福课程也积累了一定的案例,形成了《“心桥”专题聚焦课程成果汇编》。

2)多维并举,夯实行规教育

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三会一有”的育人目标,以“课程育人”为导向,聚焦道德规范(学会做人)、学习规范(学会学习)、生活规范(学会生活)等三个维度的行规教育内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把行为规范教育融入德育课程,架构起行为规范教育体系。

3)研学实践,提升责任意识

学校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形成了从六年级到九年级“对自己负责、对家庭(家乡)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递进式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作为推进区本幸福课程社会资源协同开发项目的切入点。如“走近虬江河,对家乡负责”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江桥学子同济行”校园体验日活动等。

四、优化课程教学,培育核心素养

华江中学以“用富有‘磁性’的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成功奠基”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开展“磁性”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和多样的教育体验。学校重点实施“基于‘绿色指标’的‘磁性’课堂建设”项目,着力开展“磁性”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1、重奠基、求发展,大力开发“磁性”课程

学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用富有“磁性”的课程使育人目标落到实处。从“三会一有”四个维度进行设计,开发和实施了“学科特色课程”、“实践体验课程”、“专题聚焦课程”三大类课程,形成了“三会一有”“磁性”课程体系。

1)学科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思维品质。各学科形成特色课程群,满足各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除了与江桥实验中学共享优质特色课程,如《“慧心雅趣”陶艺》、《“快乐音乐”管乐团》、《STEM+课程》等之外,结合华江中学地域和学生特点,依托生态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开发“生态科普课程”,结合华江中学艺术特色丰富深化了艺体类“磁性”课程,如合唱、舞蹈等。

2)实践体验课程包括节庆教育、仪式教育、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积极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以“立言——立行——立志”为路径,以“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分年级递进式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乡,认识社会,增强责任意识。

此外,学校积极开展“中德文化交流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与德国诺因霍夫高级文理中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今年8月德国游学期间,两校师生就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家庭教育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并于9月举行了交流成果分享会。今年11月,德国师生还将赴我校进行回访。

3)专题聚焦课程即以知识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分年级实施的专题教育课程。学校挖掘教育资源,结合社会热点、重大节庆日,面向全体学生,有计划有系统地实施以知识教育为主的“三会一有”专题教育课程(道德品质奠基课程、学习品质奠基课程、社会生活奠基课程、个性特长奠基课程),并编制了指导手册和课例汇编。

2、强聚焦、谋策略,扎实推进教学管理

1聚焦学生发展,提升课堂品质

学校依托江桥实验中学优势资源,在区域重点项目“聚焦学生学习,提升课堂品质”的引领下,在学校“基于‘绿色指标’的‘磁性’课堂研究”的背景下,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各学科以学生为中心,以“磁性”课堂研究为抓手,提升课堂品质。

一是落实教学环节,聚焦学生思维培养。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紧紧抓住教学五环节的落实。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落实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常规细节。利用行政听课制度,督促教师落实规范。利用区级、校级公开课、学校教学评比活动等对课堂教学进行交流研讨。设置课堂热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课堂“磁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是强化联合教研,推进“磁性”课堂研究。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积极开展联合教研。9个教研组成立11个磁性课堂研究子项目,围绕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开展“研训教”一体的实践培训,多次举行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课堂品质在两校联合举办的“见习教师汇报课”评比活动中,华江中学的获奖人次逐年增加,3位教师在区中青年教师评优活动中获奖。

三是开展联合评价,助推课堂教学改进。开展每学期四次的联合质量调研,注重质量分析2017学年重点关注六年级的检测规范和学生的学情发展趋势,2018学年关注中考新增学科质量,及时组织各年级的做好质量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优化课堂;关注短板学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均衡发展。

2聚焦中考改革,把握教学方向

对接中考改革,学校开展以“聚焦中考改革政策,推进磁性课堂建设”为主题的“五个一”中考研究系列活动,集聚专家和教师的智慧,形成各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意见,帮助教师把握中考改革的导向和要求,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如语文加强阅读教学,英语加强听说教学,理化加强实验教学等。推进跨学科教学、思品与历史日常考核等学科研究实践。

3聚焦英语质量,促进均衡发展

由于生源关系,华江中学英语学科明显薄弱。学校充分利用一体化管理和江桥实验中学英语教研组(嘉定区示范教研组)的优势和资源,发挥团队力量,全力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及教研能力,助推学校英语学科质量提升

深入课堂,指导改进。采用实地听课调研、同年级对比分析、专家分析评估等形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分层教学,提优补弱。开展英语学科的分层走班教学,进行分层作业布置和分层辅导。

聚焦中考,关注听说。积极开展英语听说教学研究引进英语人机对话软件,利用AI测试,采集数据,对比分析,改进教学。

“磁性”课堂的浸润下,华江中学六、七年级学生的各科学业质量与江桥实验中学不断缩小差距,尤其是英语,比六年级起始时有明显提升。

五、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学校一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在中考改革背景下,学校更是积极响应上级部门要求,科学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展文化、体育、艺术、科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激励学生主动发展

根据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特色,整合多方资源,实施“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有特长、乐创新”五个维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科学的量化指标、过程性的评价记录,引导学生在磁性课程浸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生涯发展奠基。

2、开展校园特色活动,丰富学生成长经历

每年举办校园五大文化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和英语节),为学生搭建展示特长和风采的舞台,丰富学生的成长经历。文化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参与面广,深受学生的喜爱。此外,学校还设计开展一些富有特色的活动,如“体育嘉年华——弄堂游戏闹翻天”活动

3、利用多方资源优势,推进学生特长发展

为积极推进体育、艺术和科技等队伍建设,学校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出一批有特长的优秀学生。作为“嘉定区青少年科创集散地”项目实验校,学校借助科创集散地资源,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借助对口校华江小学区舞蹈、合唱联盟学校”资源,在学生中挖掘人才,让他们成为合唱队、舞蹈队的主力军。此外,学校还在教师中挖掘一专多能的人才,让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两年来,学生在体艺科比赛中频频获奖。

六、加快硬件投入,保障教育教学

为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意见》和《嘉定区加强初中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学校加快硬件投入,以满足开设丰富课程、转变教学方式的需要。  

除配足配齐专用教室,学校已完成城乡一体化四个项目,即小剧场、图书馆、生态创新实验室、安全体验教室的建设。对接中考改革,建设初中理化技能操作考试标准化考场和英语听说测试标准化考场,预计年底完成。学校教育教学设备齐全,所有教室配置多媒体设备,每位教师配置电脑等,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

七、提升办学成效,赢得社会信任

经过年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学校在良好开局的基础上,综合办学水平持续提升两年来学生的学习能力、体质健康和个性特长等综合素质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华江中学不仅在学业质量上与江桥实验中学相当,在体艺科各项竞赛中的表现甚至有超越之势,自开办以来,学生在市区各类竞赛中获奖50余人次社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逐步提升,本地对口生源入学率逐年升高2018年社区、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98%以上。每年都有家长送来锦旗和感谢信等,以表达对学校和老师的敬意。

2017年学校被评为“嘉定区教育系统办学优秀单位”2018年被评为“嘉定区教育系统综改砺新奖”。

第三部分 要问题与下阶段改进措施

一、办学特色尚未清晰,还需进一步孕育

作为开办两年的新校,华江中学力求在“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寻求“个性化”发展,但是在学校文化建设、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还没有非常成熟、清晰的特色。下阶段学校将依托区域特色、办学理念、师生特点、教育创新等路径,推进学校文化建设,逐渐形成具有华江特色的校园文化。此外,依托学校“生态创新实验室”的创建,开发生态科普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并充分发挥对口校华江小学“区舞蹈、合唱联盟学校”优势,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课程,使华江中学的艺术特色更为彰显。

二、新任干部能力不足,还需进一步提升

作为新开办学校,华江中学的干部储备严重不足。两年来,学校从一线教师中培养提拔了部分优秀青年充实中层干部队伍,但是这些干部无论在工作经验还是工作能力上都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要为年轻干部“搭台子、压担子、铺路子”,创造机会、增强能力,使他们尽快胜任自己的岗位。此外,要推进“中层后备干部挂职锻炼”让更多有能力,想进取的青年教师得到锻炼的机会。

上海市嘉定区华江中学

2019.9.18

 

 

 


-->

联系电话:021-69116784 学校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靖远路1358号

copyright©2017 上海市曹杨二中附属江桥实验中学

沪ICP备11021021号-4  |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4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