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渗透课例: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 ——做防震减灾小卫士

作者:江桥实验中学更新时间:2018-01-06 15:18点击量:0

案例背景:

2007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其中指出:“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地理学科教学内容中包含着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安全教育内容,地理学科应当成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平台。

通过对六年级第一学期《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一课中的“日本多火山地震”一节内容的学习,开展活动,学生了解防震减灾知识、掌握避险救护技能上海虽然不是地震高发地带,但也是一个容易遭受外围地震波及和影响的城市。如果青少年不掌握防震减灾知识,一旦遭遇震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掌握必的防震减灾知识,使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坦然应对、保护自己。

 

案例描述:

一、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想一想我们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吗?如果是请举例说明。

(学生仔细阅读“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学生1:(上讲台指图)两大地震带都通过中国,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国家。

学生2:从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还有2013年4月20号发生的四川雅安地震都可以看出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国家。

二、教师:日本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却不惊慌,他们好像训练有数,从容面对,井然有序。其实他们在道德课、综合学习课、课外活动中有学习日常生活中防灾注意事项、灾害发生时应采取的行动。日本各校还分别针对地震发生在课上、课间、放学回家途中等不同情形进行各种实战训练,还请防灾教育专家或当地消防员来校指导,总结每次训练的经验和不足。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了解一些地震的相关知识并学会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三、教师:哪些现象是地震的前兆呢?

    学生:(课前已通过网络查阅好了资料)强烈地震发生前,人们常可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这就是地震前兆。比如,地声、地光、井水异常(水突然变浑或突升突降),一些动物比人类敏感,如猫狗发疯般的乱咬狂叫,老鼠成群结队的搬家,鸡到处飞,猪、羊等大牲畜乱跑乱窜等等。

四、教师回答得非常好。如果遇到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学生1:我会马上蹲下抱头,等到一阵地震之后再跑到操场上。

学生2:我可能会立刻冲出教室,因为我害怕被灯砸到。

学生3:我会不知所措。

教师:遇到地震时不要慌,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播放视频,如:屋内如何躲避地震,学生观看。)

五、教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有序撤离,并最快到达操场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地方呢?课前已带学生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学校有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

学生:我们可以迅速排成广播操队伍,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教师:最后,大家课后根据已经学过的《2.1地图的语言》,绘制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并在图上标出逃生路线。(通过绘制地图,熟悉逃生路线。)

课后组织学生“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使学生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案例反思:

1、《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这节课是在最近地震频发的形式下准备的,它有一定的时效性。

2、能够充分地结合四川大地震的相关图片和各种视频,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地震来临和震后所造成灾难和损失,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懂得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都要珍惜生命。同时,让学生们知道人与人之间必需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团结协作,才能战胜困难,要学生记住:人定胜天。

3、本课针对学生地震自救知识匮乏的现状,着重介绍了地震的常识和自救的技能。鼓励每个学生都到网络上去查找资料,培养了他们查阅资料,筛选资料和总结资料的能力。

4、学生自主完成了学习任务,并且复习了《2.1地图的语言》这一课的几个知识点,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让他们进一步认识校园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5、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会了观察地震前兆、了解一些逃生的方法,树立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了维护安全的责任感。

总之,青少年要争做一名防震减灾小卫士,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护方法,提高自护能力,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才能在地震来临时从容应对。  

 


-->

联系电话:021-69116784 学校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靖远路1358号

copyright©2017 上海市曹杨二中附属江桥实验中学

沪ICP备11021021号-4  |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4896号